第425章 小酌与音乐
“周叔好啊。”王旭笑眯眯的和已经在包厢落座的周峰父亲打了个招呼。
“小王二哥好。”周叔同样笑眯眯的,认识好几年了,周叔的气色却越发的好了。
笑容满面,春风得意,志得意满,老怀大慰,大概就是这么个形容吧。
这个称呼现在是那些不是很熟的长辈的称呼,甚至连隔壁李叔都曾经改过这个口,后来在王旭和他妈妈的强烈反对下又改回了二子的称呼。
后来认识的也就罢了,从小看着长大的再这么叫就真的别扭了。
周叔这几年和王旭他们走的挺勤的,差不多每年都会见上几面。
生意上的事情且不说,仅仅是文化上都是如此。他现在已经在水木的音乐爱好者协会“荷塘会”里挂了个理事的名字。
结果就是,不期而遇,闫教授也在,而且正在讨论工作的洛教授也被拉了来,他们都是“荷塘会”的元老。
再加上王霏和王旭本来就是协会的荣誉理事,结果这个小聚倒成了音乐爱好者们的一次内部聚会了。
都是喜欢音乐的,聊天的话题自然也很快就被引导到了协会和音乐上面,聊的内容也不由的正经了几分。
“荷塘会”这个协会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水木大学的民间音乐爱好者组织了,在玉卓师兄的撺掇和闫教授的运作下。这个协会,除了保留了“荷塘会”这个水木味道十足的名字之外,和水木已经没太大关系了。
现在的“荷塘会”已经是一个全国级的音乐爱好者协会,正经注册了的那种。通过推荐制吸收来自于全国的会员,主要成员都是具备一定鉴赏能力的音乐爱好者。
现在甚至已经开设了自己的音乐网站和论坛,分享各种音乐心得之类的文章。为此,会员的要求也进一步下降,只要能够回答一些基础音乐问题就可以加入。
但作为小众爱好者协会,这个协会依旧保留了一定的门槛,王旭曾经还和闫教授他们聊过这个话题,玉卓师兄主张只要喜欢听音乐就可以加入。
但闫教授和其他的理事却不同意,毕竟他们认为,如果没有门槛,那么谁都可以加入,那就不是协会了,协会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。
王旭也认同了这一观点,协会多少是带有一些专业性的,所有人其实和没有人没啥区别,这是全集和子集的概念,如果是全集,你还成立协会干嘛。
而且,任何协会都不可能脱离了运作经费,无论是赞助还是会费方式,都必然会导致无法服务太多的人群,那还不如开始的时候就设立门槛。
反正,现在协会已经正式运转了起来,会员也分了等级,依旧延续着邀请和推荐的方式,这也是大部分爱好者协会采用的方法。
好多人都说协会这种东西是西来的,因为国外比较多,国内比较少。但王旭感觉却不一定,其实这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有,且不说专业的行会之类的,那是商业组织,即便是爱好者的组织也不少。
各地的诗会,歌会,其实大多是有固定组织的,也不是谁都能参加的,定期举办各种活动,找人赞助,大家参与的模式都差不了太多。
现在西方比较多,纯粹是因为他们发达的较早,有闲钱干感兴趣的事情的人比较多罢了。
作为国内着名品牌“圆周”音响的董事,现在的周叔可以算得上是骨灰级发烧友,别的不说,在器材这一方面,他的收藏可能是全华夏最全的。
他在姑苏甚至建立了一个音响器材的博物馆,专门展览音响器材的发展历史。
他虽然是为了挣钱才和王旭联系上,但真正进入音乐爱好者的圈子,还是被闫教授带的。
几年前和闫教授的交往过程中,跟着他欣赏各种各样的音乐类型,他就从一个简单而纯粹的音响器材商人,真真正正的转变为了音乐爱好者。
虽然,他很早就慷慨的把自己的听音室分享了出来,让协会能够有活动的场所,但那时候,协会却并没有吸收他加入,因为他只是个卖音响的,懂个屁的音乐。
一直到发现他真正沉迷于音乐之中,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做生意之后,闫教授才代表协会向他发出邀请,正式邀请他加入了协会。
为此,周叔可是好好请了一回客,高兴地不醉不归。
协会这种东西吧,开始的时候,往往很纯粹,一群有共同爱好,共同理想的人们聚集在一起,商量一下也就成立了。
但时间长了以后,人心总是会变的,这种东西,其实大家都明白,至少现在还玩的很开心不是吗。
这可能是华夏最早玩音响的人了,音乐爱好者嘛,大多没有什么具体的音乐技能,能唱个卡拉oK就算不得了了,但很多人的欣赏水平却颇为不俗。
基本的入门门槛大概就是能从立体声中,听得出乐器的位置了,别奇怪,好多人都做不到,这还是纯粹技术型的那种。
然后是音乐体现的感情,音乐传达的情绪,最后就是音乐的技法等真正音乐领域事情了。
当然事情无绝对,有些人喜欢玩器材,有些人喜欢纯粹欣赏音乐,有些人喜欢听歌曲,有些人喜欢听戏剧,这些都是音乐范畴,只要你能对你爱好的东西说出个一二三四五,那基本上就算迈过了门槛,可以加入协会了。
这就是普通人和协会会员的区别,后世很多人说各种协会都是小圈子人自娱自乐,和大众相距甚远,无法体现大众审美。
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公正的评价,因为这东西本来就不是为了大众建立的。本来就是小圈子的东西,就别冒充大众。
王旭也一直提醒李叔他们这一点,协会里的人注定不会和普通民众爱好相同,别老是一脸指点江山的表情,现在还行,以后没人搭理伱的,推广自己的理念需要的是与民同乐,而不是教育民众说人家啥啥都不懂。
特别是音乐领域,这个方面本来就是非常个人的感受,喜欢王霏的有一大群,不喜欢的也一定有一大群,大家各玩各的,本来相安无事,但你非要强求别人去喜欢王霏,那就是找事。
所有的音乐也好,音乐器材也罢,其他协会同理,都不要陷入宗教式的非此即彼的狂热之中,那样其实就背离了协会成立的初衷了。
可能是王旭的提醒起了作用,更可能的是这本来就是闫教授他们本心。“荷塘会”这个明明是一群海外留学经历的精英分子创立的协会,反而做得颇为亲民。
在他们的专属网站上,可不仅仅有交响乐之类的精英层音乐的介绍与分享,同样也有各种民乐,流行乐,摇滚乐,甚至民间婚丧音乐的介绍与推介。
“荷塘会”现在在大学圈子里非常有名,听音乐是人们富起来之后相对比较便宜的爱好,而且吧,可以追求的方向和内容还特别多,所以,颇得高知人群的喜爱。
起初吧,很多人觉得自己喜欢的东西太小众,还藏着掖着的,显得有些忸怩,后来王旭建议他们多多划分板块,把很多小众音乐类型,廉价音响组合搭配与改装,手工制作自己的音响之类的板块做起来。
结果,就是大家发现其实很多时候,所谓的小众并不小众,有的时候竟然意外的大众。
就好比关于入门级音响组合的讨论热情,远远的高于顶级音响的讨论,对唢呐热衷的人也绝对不是一个两个。
喜欢笛子的其实远比喜欢箫的多,爱好大鼓的也一点也不比喜欢摇滚的来得少。
这就有意思了,这个协会的会员入门门槛还是挺高的,目前主要成员都是各高校的老师。照说应该受西方影响颇为强烈才对,但事实的结果却是,喜欢民乐的远比喜欢交响乐的多得多。+
“这不稀奇啊,穷人肯定比富人多啊,周叔,你是卖音响的,你们卖的最好的是啥?还不是入门级的。
同样的,交响乐有几个人听得起,那东西可没盗版,一张正版的cd要120,一个礼拜的收入,就买一张cd两首曲子,有几个人听得起。
但是唢呐可是每次婚丧嫁娶都能听见,你想学买一只也就几十块,买一架钢琴多少钱,小提琴多少钱,前些年最流行的乐器甚至都不是吉他,而是口琴,4块钱一把。
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。”王旭随口吐槽着,小聚就是这样,往往聊的最开。
“确实是,咱们有点儿飘了,咱们几个家境都很不错,不能光按照咱们的想法来啊,咱们是不是要重新考虑一下协会的门槛了。”闫教授他们怎么可能真的想不通这其中的道理,不过是一叶障目罢了,王旭一说,立刻就明白过来了。
“是啊,咱们两个都是大城市长大,后来又都留过学,这样的情况其实即便是高校老师这个群体里也是少数派。”洛从文教授也很感慨,他也是留学归来的,老周是大老板,身家不菲,别的不说,就他那个音响器材博物馆都比很多工厂的价值还高了。
“没必要瞎改,怎么改都会有问题的,咱们又不是要一统江湖,只要稍稍把心态放宽点就好,让大家自己讨论就是,咱们能发现这些问题不就是大家自己讨论的结果吗。”老周还是情商更高,对于管理也更有经验,无论你用什么样的门槛都一定会有人不满的,那又何必非要去适应所有人。
讨好所有人其实就等于没有讨好任何人,还不如专心做好自己的这一块。
“嗯,也对。就好像咱们以前讨论的全集还是子集的问题,做个子集就好,咱们有咱们的喜好,只管喜欢自己的就好。”闫教授点点头表示认同,他是协会的创始人,所以也有点想做大做全的偏激想法。
这是所有领导者特别容易产生的误解,特别是事业单位的领导,反而是企业的人会更加务实,他们对于能力的边界的了解远远超过了普通人。
“不过,王旭啊,你可好久没出新碟片了,上次的吉他曲还是很精彩的,能不能出张民乐的,我听你的《大敦煌》里面好多的民乐呢。”周叔其实还是更喜欢民乐,对于王旭一直光出洋玩意很不满。
“确实可以做一张,我自己还真挺喜欢民乐的,虽然我并不是很喜欢民乐团,但民乐独奏还是很给力的,一直没弄主要还是这东西得排练,特别麻烦,配乐啥的也很麻烦,回头我琢磨琢磨吧。”王旭其实一直也有这方面的想法,只不过一直没腾出手来做罢了。
“我也觉得该做几张了,你的唢呐吹得真的好听,上次你们作家论坛,你吹的那段《喜》真的好听。”王霏也不由感慨了一句,这个男人时不时的就会给人一个惊喜,这都认识六年了,却依旧感觉惊喜不断。
王霏虽然并不会演奏,但她可是一直制作自己的唱片的,虽然最近进度有所放缓,但却也一直有所产出。她的进步是全方位的,对于音乐的理解也逐渐跳出了前世的窠臼,她最近做的音乐明显多元了许多。
自从在敦煌听了王旭的演唱之后,她突然就get了民乐爱好技能,好吧,虽然有些突兀,她只是突然理解了所谓的土与洋并没有什么分界线,有的只是好听与不好听。
当你彻底放开心灵去拥抱音乐本身之后,音乐就回归了它的本质,这时候的王霏就不再纠结于这是西方的,那是华夏的,她的音乐灵性被彻底激发。
最近她甚至迷上了岭西的大山歌,她尝试着用一种非常独特的迷幻唱法唱刘三姐,居然别有味道,让王旭大呼过瘾。
最近的她真心的是在玩音乐了,时不时的就做一些小众音乐,根本就不是为了发行,只是自己做着玩,王旭把她做的这些音乐也都集结做成了小唱片,然后也不上市,而是刻了一些到处送人。
很多海内外的音乐朋友都对这些小众歌曲特别有兴趣,其中各种尝试非常的新颖有趣,然后就是越来越多的人,开始分享自己的各种音乐,然后就是网络应用,然后就是音乐社区。
好吧,包括“荷塘会”的音乐网站在内,都是王旭大文化平台的一部分。
音乐的版权是一个特别复杂的东西,很多有趣的旋律其实都是有版权的,这也就是后世很多人的歌曲被爆各种抄袭。
王旭自然不可能去挑战所有音乐人的底线,那是他们吃饭的家伙,王旭也没打算断所有人的财路,但他确实可以搞一下旋律的版权快速销售。
这是一个颇为复杂且庞大的计划,其前提当然是必须有一个囊括尽可能多的音乐的音乐库,然后把各种旋律、和弦、节奏之类的抽离出来,形成四个小节为基础的音乐单元,形成各种各样的音乐库。
再和开源版的音乐处理程序进行绑定,这样你就可以自由选择和使用音乐库中的音乐片段了,当然这只是使用,使用本身是免费的,但如果进行商业发布,就会按照销量进行提成,最高不超过10%的售价。
其实,后世的音乐销售本身就是非常混乱的,这也是由于版权保护本身的局限性造成的,你保护的如果是整首歌曲,那么改掉多少就不能算抄了。
这东西就好像华夏说的国际先进水平一样,根本没有个统一的标准,司法实践中既有两个小节的雷同就判定抄袭了的,也有一大堆雷同却不认定抄袭的。
其实这也是难为法官,他又不懂音乐,还不是只能靠音乐人判断,但问题是音乐人又不懂法律,这东西也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。
结果自然就是一笔糊涂账,不仅仅是华夏,而是全世界都有这样的问题。只不过这东西对于国计民生影响很小,所以鲜少报道罢了。
王旭也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算清楚这个,这就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或者说科学问题,音乐的相似性其实是一种感觉,有时候甚至毫无逻辑可言。
但不管怎么样,如果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库,你连比对的可能都没有。所以,王旭就想自己去做这个库,这东西说难也难,说简单却也简单,无非就是发布佣兵任务罢了。
首先针对的就是那些版权已经过期了的音乐作品,或者自愿放弃版权的作品,别奇怪,有的是人这么干。
毕竟有着反正都挣不到钱,还不如扔出去看乐子的想法的人大有人在。
所以,王旭一直有一个长期任务挂着,那就是收集全世界各地出版的唱片,为此他还专门搭建了一个网站,用以查询某一唱片是否已被收录。
——
(随机更新中,两地分居的工作真麻烦,很多事情都还没理顺,工作地距离苏州的家,如果坐地铁需要四个多小时,坐高铁加地铁要三个半小时,开车两小时,一切都还需要探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