晴雯话音刚落,便听到军帐门被掀开的声音,一位身穿亮闪闪铠甲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,满面笑容道:“好!”
“这是当朝圣上,不可直视天颜。”见晴雯懵在当场,朱瞻基忙低声提醒她,两人一起行礼,被朱棣随手拦住。
“能以弱女子之身,在关键时刻护得太孙周全,你做得很好。”朱棣笑着朝晴雯道,“你不肯要赏赐,朕却一定要赏你。”
“臣、臣女……草民……”
晴雯低着头,紧张得不知道回些什么话好。
此情此景,朱瞻基心里默默叹了口气:他就知道,皇爷爷是一定会把人吓到的。
毕竟,无论再怎么伪装,他这位皇帝祖父骨子里就真不是个善茬。
-
建文四年,燕王朱棣奉天靖难(人话:谋权夺位)、登基为帝,年号永乐。
燕王世子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,其嫡子朱瞻基也随之立为皇太孙。
众所周知,太子的位置不好坐,本朝却是个例外。开国太祖皇帝就极爱太子,甚至爱屋及乌,宁可背上弹压功臣的骂名,也要为太子幼子巩固朝廷。
而到了本代,刚坐上皇位的朱棣对太子就算没这么宠爱,信任似乎也是有的。
这份信任,具体表现在他登基没多久就领着大军北伐去了,将监国的权力打包送给太子,放任他与朝臣接触,半点不担心他夺权。
但这只是表面上而已。
实际上,朱棣在锦衣卫之外,又暗地里设立了一个特殊组织,由最信任的太监领头,专门监视群臣(和太子)的一举一动。
这个组织名为“东厂”,和锦衣卫相比,东厂的名头更小,刺探的情报也更为隐秘。
当然,因为是太监领头,皇帝用起东厂来也更顺手。
也许是隔代亲的缘故,朱棣倒是不防着太孙。有一回,他还对朱承基随意道:
“看着点你父亲,叫他好好减肥。昨晚他竟吃了一整盘椒油烤肉,也太贪嘴了些!他是想把自己胖死吗!”
那一刻朱瞻基才猛然发觉,皇爷爷对东宫的监视竟细致到了如此地步。
对亲生的东宫太子都信不过,朱棣对其他人的疑心自然更重,大臣们稍有不慎就会被治罪。
再加上他刚即位时,对待建文旧臣的斑斑劣迹(“诛十族”),朱棣在文人间的暴虐名声已然跟开国太祖齐平,还隐隐有超越的趋势。
晴雯之前连朱瞻基都没见过几次,面圣更是第一回,对传说中杀人如麻、青面獠牙的圣上害怕一些,再正常不过了。
尽管低头的姿态僵硬了些,但好歹没有直接吓晕过去,光凭这一点来看,便足以称她一声“女中豪杰”。
-
被龙威吓呆了的女子不多晴雯一个,朱棣也没当回事,再次开口,笑问道:
“别的都没什么意思,既然你方才说甘愿侍奉太孙左右,你们二人年纪也正合适,朕打算让你做太孙妃,你意下如何?”
他这可不是一时兴起。
眼见皇太孙年岁渐长,也该定下太孙妃人选了,太子和太子妃张氏千挑万选,看好的都是文臣家的闺秀。
儒家思想熏陶出的贤惠女子,明面上挑不出毛病,朱棣却着实不喜欢。
从他最爱的皇后是开国元帅徐达之女,就可以看出来,他想给自家皇太孙找个什么样的媳妇。
不是徐皇后这样的将门虎女,好歹也得是个潇洒爽利的女子吧?
朱棣真心疼爱朱瞻基,推己及人,想当然地认为太孙跟自己审美一样,于是铁了心要替他寻得一位出身勋贵的太孙妃。
然而,在经历了开国太祖血洗武将的黑暗时代后,哪个勋贵人家还敢跟天家结亲?
勋贵们生怕女眷前脚嫁给太孙,后脚自家就要被抄,对太孙的婚事能推多远就推多远。
这些勋贵都是陪着朱棣靖难过来的,是他夺得皇位的功臣,如今正是该放肆的时候,却纷纷变得这样谨慎,朱棣也是哭笑不得。
却也终究不能抹开面子,强求人家女儿跟朱瞻基成亲。
眼看着太孙妃人选迟迟不定,皇太孙要以十六岁高龄变成剩男了,还是拜挑剔的自己所赐,朱棣心里那个愁啊!
只有挥剑北伐时,看见北烈敌军在狼牙棒下仓皇逃散的惨状,才能让他眉头舒展开一些。
因此,在朱瞻基率神机营营头复命,汇报自己如何遇险、又如何被一女子搭救的时候,朱棣立刻就想起了那空悬的太孙妃之位。
揣测圣意是皇太孙与生俱来的本能,朱棣的胡子抖一抖,朱瞻基就知道他想干什么,当即提醒道:
“孙儿与那女子只是萍水相逢,并不知她家世为人……”
朱棣却不以为意,只叫孙儿先去见那位姑娘,探探她的底细。
主要是看看人品如何,至于家世,朱棣倒不是很在意。
他自己以皇帝之尊躲在营帐外偷听,听到两人之间居然还有前缘,正衬了他的心意,忍不住出声叫好。
于是才有了眼下这一幕。
-
朱瞻基知道皇爷爷雷厉风行,可没想到他能开门见山就说封妃的事。
这要晴雯怎么回答,要是拒绝的话,就是抗旨不遵;要是直接答应,那女孩儿家的脸皮要不要了?
朱瞻基不想让小姑娘为难,主动递了台阶:
“晴雯姑娘刚刚卸甲,正是疲累之际,皇爷爷,孙儿的婚事不要紧,日后再议也不迟——”
“臣女愿意!”
朱瞻基的能言善辩第一次没了用武之地。
他震惊地看向晴雯,心想这姑娘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呢?
“哦?”见晴雯答应得如此利落,朱棣也颇为感兴趣地抬了抬眉。
晴雯仍低垂着头,声音颤抖着说道:
“臣女身为末等宫女,若有造化,最好的结局也就是成为司膳宫女,料理太孙殿下的饮食……”
她本来没想飞上枝头做凤凰,能远远地守着太孙殿下,默默偿还他的救命之恩,她已经很满足了。
“可是成为太孙妃后,就能与太孙殿下同进同出,更能名正言顺地照顾殿下、护在殿下左右……”
大好机会就在眼前,说不准一生就只有这一次,她怎能不牢牢抓住?
想到这里,她的语气逐渐坚定起来:
“——若果真能做太孙妃,那是臣女几辈子修都修不来的福气!”
朱棣听得频频点头,显然对她的措辞十分满意,时不时还朝孙儿瞟一眼,意思是“看看,朕给你挑的媳妇,是不是比你老爹挑的强八百倍”。
等晴雯回完了话,朱棣更是径直看向孙儿:
“好了,这孩子是个知冷知热会疼人的,叫她做太孙妃,朕也能放心些。瞻基,你意下如何?”
由此可见,朱瞻基确实是深得帝心,眼下要是换成太子、汉王,朱棣才不会问儿子们的意见,早就直接下旨了。
其实朱瞻基对太孙妃没什么要求,他从出生以来就明白,自己日后的重心在朝堂、在江山,反正不可能在美人身上。
至于皇爷爷所看重的什么“知冷知热”、什么“会照顾人”,他也不是很在意——他自己会照顾自己,并不想娶一位保姆做妻子。
不过,既然皇爷爷急于给他定婚,晴雯也颇为主动,那就这样吧。
朱瞻基收敛了思绪,一句“但凭陛下做主”话到嘴边,却瞥见晴雯微微抬起头,往自己这边看过来。
那双娇俏的眉眼在沙场上因他溅了血,还没来得及擦干净,愈发显得眸光盈盈。
看着她充满期盼与忐忑的神色,朱瞻基不知怎的,心里一软。
……这个晴雯到底是个小姑娘,还是别让人家太上赶着了。
念及此处,朱瞻基撩起袍角,朝皇帝郑重跪下,行了正式的求娶之礼:
“孙儿着实心悦晴雯姑娘,求皇爷爷下旨赐婚!”
这才过去几刻钟,孙儿就已经“心悦”人家姑娘了?
朱棣活了一大把岁数,第一次知道自己居然还有媒婆的本事,不禁龙颜大悦:
“好,好……等着,朕这就去找杨荣,给你们下正经的明旨!”
-
皇帝兴冲冲扬长而去,营帐内只剩下朱瞻基和晴雯二人。
朱瞻基的那句“心悦”一直在晴雯耳畔回响,她心里清楚,太孙殿下不可能对自己一见钟情,他这样说是为了给她面子。
太孙殿下,对她好得也太过分了些。
晴雯想着想着,不小心直接问了出来:“殿下为什么对我这样好?”
“你救了我的命,我怎么能对你不好?”朱瞻基反问。
“可我只是一介卑贱的宫女,方才趁着陛下的兴头,居然敢闹着嫁进天家……殿下不会生气吗。”
晴雯一直都知道,她跟太孙殿下的身份一个地下一个天上——别说太孙殿下了,就连宫中行走的锦衣卫,看她们的眼神都像是在看蝼蚁。
连锦衣卫都这样看不起她们,大户人家结亲也不会选她们,而正儿八经天潢贵胄的太孙殿下,如今却要娶她……
“为何要生气?我明朝选妃,一向不看重家世。”朱瞻基道,“我的嫡亲母妃出身也并不显赫,但她当得起最贤明的太子妃。”
“只要你也当得稳太孙妃,我自会把你当做妻子,珍之、重之。”
晴雯想,太子殿下果然如传言那般,书读得多,说起话来温文尔雅,就像传说中的圣贤,叫人不知不觉想要信服。
她想要证明自己也能当好太孙妃,心里却没底,想了片刻后,小声交代道:
“可、可我没什么本事,也没好好读过书,只识了一点点的字……”
刚才她在陛下面前的豪情壮志似乎又不见了,小姑娘看着单纯,倒是善变得很。
俗话说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,她这是觉得他不如皇爷爷吓人,所以才敢在他面前说真话?
朱瞻基的心情有些微妙,安慰道:“无妨,日后你想知道什么,我亲自教。”
“多谢殿下!”晴雯一双眸子亮了起来,又赶紧补充道:
“我识字不多,但我在宫中做了多年帮厨,日后殿下想吃什么,都可以吩咐我做!”
“上次景云宫遇袭之后,我、我还偷着练了拳脚功夫,以后殿下再遇到刺客,都由我来对付!”
闻言,朱瞻基有些惊讶:景云宫遇袭,也就是去年的事情,这么说晴雯只是练了一年的功夫,就能在马上骑射、冲垮北烈敌军了?
他这个准太孙妃,难道是个武学天才!
“漠北动荡,这次皇祖父虽然大胜,但也不会一劳永逸。”朱瞻基试探着跟她商量:
“以后我多半还要来这里打仗,需要贴身护卫,你愿意陪我一起吗?”
“当然愿意!”晴雯重重点头,别说当护卫了,就是为殿下去死,她也愿意,“只要殿下不嫌弃我因此抛头露面……”
朱瞻基唇角漾出一点笑意:“我怎么会嫌弃你。”
她有拳脚功夫在身,对他有大大的用处,他高兴还来不及。
就算是英明神武的皇太孙,此刻也绝不会想到,晴雯的天赋其实不是武学,而是巩固安防。
此后数十年,在她的谋划下,辽东防线将变成固若金汤的存在,甚至一步步朝漠北反向推进,直到吞噬整个关外。
-
朱瞻基不是那种光会画饼的人,他打定主意要培养晴雯,立刻就开始着手安排。
第一堂课,从教她认人开始。
“皇爷爷现在去找的那个杨荣,是内阁大臣之一。他擅谋断,也知军机,是个可靠之人,所以皇爷爷命他随军,印信都放在他那里保管。”
朱瞻基娓娓道来,显然对此人极为熟稔:“以后军中若遇意外,可以找他拿主意。”
晴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。
“带你去找军医的李谦,是我的近身护卫。”朱瞻基接着说,“他之前跟着皇爷爷打仗冲锋,总是冲在最前方,是名猛将。”
晴雯回忆起战场的情况,皱眉道:“就是他带着殿下冲入了险境?”
呃,其实这个真不怪李谦,是朱瞻基见他杀得痛快淋漓,热血上头,自己打马跟上去的。
他有些尴尬地咳嗽一声,说道:“你我是未婚夫妻,不必喊我殿下。我小字长春,你以后叫我长春即可。”
晴雯没听出来他在转移话题,只觉得皇太孙就是不同凡响,连字都起得这么好听。
而且……长春,长春,是她的错觉吗,这名字跟“晴雯”二字,甚是相配啊。
她在心里重复默念了几遍,才开口第一次喊:“长春。”
朱瞻基轻轻应了一声,刚要再说些什么,只听帐外一阵脚步声,有人扯着嗓子喊:“圣旨到——”
封妃的圣旨来得这样快,可见朱棣的催婚之心有多急迫,丝毫不亚于某些现代家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