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能是谢乘风眼里的情绪过重?也可能是谢乘风口中的“沈公子”几个字,刺痛到了王夫人。
落苏就看到在谢乘风说出那句话,王夫人的面目肉眼可见地僵硬了,而后又转化成冷凝:“他算什么公子?”
吐出这句话的王夫人眉眼有着仇视、不屑、愤怒,以及一点几乎快要看不见的痛楚。
-
王夫人对沈厌的感情一直很复杂。
除了此人可能会毁了自己儿子的一切之外,还来源于这小子的母亲。
——沈厌的母亲沈云昭,是王若华的贴身侍女。
若说孙婆婆,是自王若华出生起就照顾她长大。
那沈云昭,便可以算的上是打小陪伴在王若华的身旁。
在王若华定下婚约那年,她坐在椅案上茶饭不思,担忧自己嫁过去后的生活。
沈云昭便在一旁给她递上一块桂花糕,一边小声跟她说:“小姐别担心,奴婢已经打听好了,那谢家之子门第虽一般,但品行却是满朝称赞呢。”
王若华于是又担心那人相貌,担心那人文采,担心自己嫁过去与那妯娌间不对付。
沈云昭便又细声宽慰:“这个小姐也可以放心,那谢家子是个有才华的。小姐不是喜欢对诗吗?届时跟人一起赏月邀诗不是更好。”
但说来说去,到底是平生第一次嫁人,王若华心里还是总觉得害怕、不安、还有点紧张。
她看向身旁这个自小陪着自己长大的侍女,握住她手,问:“那阿昭会随我一起去的对吧?”
沈云昭便拍拍她的手,以一种极其肯定自然的语气说:“那是自然,小姐去哪儿奴婢就跟着去哪儿。”
说到这她又调皮地笑了笑,“除非小姐不愿意让奴婢跟去。”
两人间顿时笑闹成一团。
沈云昭这时都还是记挂着她没用过饭的,又把桂花糕递到她嘴边:“小姐现下心情总愉快了吧?那就先吃点东西垫下肚子,奴婢再去催小厨房送份儿吃的来。”
王若华家中只有几个兄长,并无姊妹,沈云昭是陪伴在她身边最长久之人,甚至王若华的私心里,都已把人视作她交心的姐姐。
这位被她视作姐姐的沈云昭,就这样陪着王若华进入谢家,成了王若华身边最可靠的帮手。
沈云昭会跟着她一起处理谢家大大小小的事务。
沈云昭虽然识字不多也不懂算数,但总会在她忙碌之时,默不作声地点上蜡烛、布上糕点。
日子就这么一年年地过去。
王若华跟谢颂的感情也在长久的相处中,有了几分相濡以沫的意味。
沈云昭还是那样陪着自己。
陪着谢家一日日壮大成谢府,陪着她第一次有了身孕、成为了人母。
那时候的王若华捂着肚子,感受着里面传出的一点点小动静,一边欣喜一边又有点愧疚。
她看着沈云昭说:“阿昭姐姐,我就这么一直缠着你陪在我身边,你都成老姑娘了……”
王若华在为自己得到了幸福,而云昭还蹉跎在她身边而感到有些歉疚。
沈云昭当时的耳朵就靠在她的肚子上,模样看上去比她还要欣喜。
一双眼睛亮得出奇,弯着眉眼一边跟她笑一边跟她说:“小姐你说什么呢?云昭想一辈子陪在小姐身边。”
这么多年过去,哪怕她已经嫁入谢府,沈云昭也还是一直坚持着叫她“小姐”。
孙婆婆曾经在身后小声地提醒过沈云昭,说这样不合礼数。
那时候沈云昭就笑笑,说:“小姐原来在府中时就是全家捧在掌心里的小姐,不能一到了别处就成了夫人没人护她了吧?”
孙婆婆一时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反驳这小妮子。
就听云昭又随意地摆摆手说:“放心吧婆婆,我只是在私下里这样喊,不会给小姐添麻烦的。”
于是这称呼,就成了沈云昭跟王若华之间的约定俗成。
眼下,王若华听着云昭说要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的言语,一时心中又是热意涌动。
她想起她刚嫁入谢家时,那些烦人的胡搅蛮缠的妯娌找上门时,云昭毅然站在她身前的样子。
王若华就这样对着沈云昭开了口:“阿昭姐姐,等我孩子出生后,你来当他姨母吧?”
她像是怕极了云昭会这么拒绝她,所以连说话的速度都很快。
不给人反应时间的又接了下一句:“就是不知道是男是女,我更喜欢女孩儿。”
而沈云昭呢,那时候像是被她的话惊到了,一双眼睛瞪得溜圆。
她一会儿说“这样是不是不合礼数”,一会儿又涌出了热泪,说:“好。”
那时候的王若华,是真的相信沈云昭会在她身边陪一辈子的。
直至——
“小姐,奴婢可能要向您请辞了。”
那时候的沈云昭眼眶红着,却还是很坚定地朝她说出了这句话。
彼时王若华刚生产谢乘风不过一年,生产后的各种状况才刚刚走过,迈上正轨。
王若华有一瞬间觉得是不是自己前段时间给沈云昭压力太大了,麻烦太多了,亦或者是自己前段时间脾气不好过云昭说过几次重的话,让云昭伤心了。
脑袋里闪过很多的王若华,第一反应居然不是问为什么,而是向沈云昭道歉。
“阿昭你说什么呢?是不是我哪里不好让你心里有芥蒂了?你说出来我向你道歉,我前段时间是——”
她话还未说完,就被沈云昭打断。
云昭的话音里有点哭腔,但却用一种很温柔又很坚定的语气告诉她:“不,小姐,您哪里都很好。”她的话音顿了顿,“是奴婢对不起您。”
王若华想说“你哪儿对不起我了我不介意”。
但是却看到沈云昭往她跪着的方向磕了几个头,说,“奴婢心里有人了。”
王若华的话瞬间卡住,她已经意识到了沈云昭接下来会说什么。
果然,之后,王若华就听到沈云昭说:“您还记得原来在府里的时候,对奴婢很好的阿牛吗?他前段时间跟奴婢说,想跟奴婢有一个家,奴婢答应了。”
剩下的话沈云昭没有再说,王若华却已经懂得了她的意思。
沈云昭是在说,所以她要跟那个男人去过新生活了,就不能陪在她身边了。
王若华的指尖在那一刹掐入了掌心。
那一刻王若华很想问:那你之前说的话都不算数了吗?不是说好一直陪在我身边吗?
但是啊——
沈云昭的背脊已经伏到了地上。
那埋下去的头颅,让王若华再看不见沈云昭的任何表情。
但是王若华却知道,沈云昭一定是在哭的。
那些狠话一下说不出口了,王若华只能把人扶起来,说:“好,那你去吧,以后也不要再叫我小姐了。”
然后她偏过了头,擦掉了眼眶中砸下的泪。
伴着泪水,沈云昭就这样离开了谢府,带着一点王若华对她的怨恨。
只是王若华怎么也没想到,从此沈云昭还真的再也没有联系过她。
谢府中唤她小姐的变成了孙婆婆。
谢乘风也在一年年地长大,会甜甜地唤人“娘亲”。
但是王若华却总觉得,还有一个人是应该出现在这里,听自己儿子唤她一声“姨母”的。
许是她眼里的情绪过于明显,孙婆婆居然看着她开口了:“小姐是想念阿昭了吧?”
三年时间眨眼就过。原本因为沈云昭抛下她的那点怨念,在时光的长河里,这会儿已全成了对她的想念。
不过王若华还是骄傲的,她只是把头一撇:“她都从来没回来看过我,我怎么会想她!”
话听上去明显是带了情绪的。
于是孙婆婆就故意露出点担心:“可是阿昭三年未露面,是不是有什么难处啊?”
王若华被这话一吓,顿时也顾不上生气了。
嘴里又是嘀咕“对啊我怎么没想到”,又是担忧地说:“孙婆婆,那我们现在出去找她吧?”
孙婆婆瞧人那副样子,一下又是想笑。
最后还是孙婆婆把王若华劝下来,说现在谢府要处理的事情一日日增多,府里须有个能管事的,又说自己可以去,她也是晓得那阿牛住处的。
王若华踌躇片刻,还是犹豫着点了那个头,一边还不忘嘱咐人路上小心。
孙婆婆就这样带着王若华的希望而去。
但是,令孙婆婆意外的是,当她回到她们曾经的府邸,找到那个阿牛时,阿牛却抱着一个奶娃娃说:“阿昭?阿昭自王小姐出嫁后,我就再未见过了。”
说完他还憨憨地挠了挠头:“说来我以前还想过跟阿昭相好,幸亏她当年拒绝了我,我才遇到现在的娘子。”
孙婆婆听完阿牛这番时过境迁的境遇,冷汗一下就下来了。
她想到沈云昭对王若华请辞时说出的那番说辞,想到了二人皆是通红的眼眶。
孙婆婆立马又转去了沈云昭最原先的户籍所在之处。
可是在那里,孙婆婆依旧没有找到沈云昭。
沈云昭就像是从世界上消失了,跟所有的人都斩断了联系。
明明以前那样一个跟谁都能聊得热络的姑娘,在离开谢府后,居然没有一个人见过她。
孙婆婆找着找着,有时候也会怀疑阿昭这姑娘,是不是真的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儿。
每当这时候,孙婆婆就会懊丧起自己当时为什么会对她们小姐开那个玩笑。
是不是自己乌鸦嘴、好的不灵坏的灵。
正当孙婆婆找得都已经快失望了的时候。她在路过一个很偏远的山村的时候,忽然听到了一点风声。
一个壮汉摸着手里的布包说:“沈姑娘手可真巧呀。”
壮汉旁边的,应该是跟他一起经常下田地的兄弟。
听到这话后戳了他一膀子:“你是不是还惦记着她呢?娃都生了还叫人姑娘。”
壮汉能听出自己兄弟话里间对沈姑娘的一点蔑视,当即把沈姑娘好心帮他缝上的衣服夺回怀里:“你说什么呢!沈姑娘那样天仙般的人,我能娶她那是福气!”
说到这他又自己低低地叹了一句,“就是我自己也知道,我配不上人家。”
两人间并未直接对沈姑娘的名讳有其具体称呼,但孙婆婆在那一刻却有了一种预感。
她看着壮汉衣物上露出的针脚,走上前去,朝人问道:“诶小伙子,你说的那个沈姑娘,是住在何处啊?”
壮汉用疑惑的眼神看她,孙婆婆便说:“是云昭吧?”
壮汉其实也不知道沈姑娘叫什么名儿,只知道她姓沈。
但是当听到面前老妇念出这名讳的时候,却觉得这两个字应该是能配上沈姑娘的。
壮汉在犹豫中给老妪指出了方向。
边指的时候还边提了一嘴:“沈姑娘住在半山腰上,您爬上去怕是会有些费力。”
孙婆婆便点头跟人致谢,边摆手说:“无碍的。”
……
壮汉说的那座山跟主路有段距离,并且越往那儿走,人烟也越少。
孙婆婆一路上走得那叫个气喘吁吁,她一边擦着自己额头上的汗,一边不理解阿昭一个脆生生的姑娘怎么会住到这么偏的地方来。
可还没等她这些念头多转一会儿,孙婆婆就看到了一个白净净的娃娃。
那娃娃约莫两三岁,现下已经能跑了。
孙婆婆还没来得及为那个小孩儿的脸吃惊,就听见不远处传来了中气十足的呼喊:“小玺,哪儿去啦?”
那种喊法、那种话音里透出的生机劲儿。
哪怕已有三年未听到过,孙婆婆还是在第一时间认出了她——阿昭,沈云昭!
孙婆婆有一瞬间手脚都变得僵硬。
她掩身在枝干后借着丛生的枝叶,看着沈云昭出现在那小孩儿身边,一把抱住了那小孩儿。
这一幕长久地在孙婆婆的脑海里回荡。
而后又出现在了王若华的眼里。
王若华在听到孙婆婆的回禀后,第一反应是不愿意相信。
抱着“里边应该有误会”的心情,王若华不远万里,然后她就亲眼看到了这一幕。
——小孩儿被沈云昭颠在怀里咯咯地笑,甜腻地唤沈云昭:“娘亲。”
这一幕几乎是瞬间刺痛了王若华。
王若华怎么也没有想到,自己视作“亲姐姐”的沈云昭,有一天会瞒着她生下孩子。并且那个孩子,还跟自己的儿子,长了一张七八分像的脸。
那一瞬间,王若华的脑海里其实根本没有“这是谢颂的第二个儿子,她的儿子可能会在未来某一天被送进宫去”这样的想法,她根本没有想到那一步。
王若华只是看着面前这幅沈云昭笑得刺眼的画面,第一时间冲了上去。
她想问沈云昭这个也就比她的乘风小个一岁的孩子,是在什么时候怀上的?还在谢府的时候吗?
她想问沈云昭为什么不告诉她?
如果沈云昭真喜欢谢颂!她也可以……
王若华有好多不理解、不能接受的事情堵在心口,让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冲上去找沈云昭要个解释。
但是,王若华接下来看到的就是,沈云昭在看到她的出现后,骤然惨白的脸。
沈云昭像是她的出现吓了一大跳。
平日里那双很灵动的眼,在此刻出现了很明显的惊慌。
但还不等她的质问出口,沈云昭又像是被突然惊醒似的,把那个小孩儿推到了门外,说:“小玺,你先去外边玩玩。”
做完这一切后,沈云昭才把脸转向了她。
王若华那些要她解释的话还没来得及抛出来,就看到面前的沈云昭突然在她眼前跪下。
沈云昭的眼里夹着那么浓重的悲伤,却对她说:“小姐,我对不起您,但请您放过小玺!”
说完,一个头砸在了地上。
也就是在这时候,听完这句话,王若华明显感觉到心里面有什么东西,在一片片碎裂。
许久后,王若华高昂起了自己的头。
挤出了个类似于讽刺的笑:“你说什么胡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