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老爷子回去后,就立马召集家丁,并大量雇佣人员,到处散发消息,说但凡提供有效消息者,必高额银两馈赠;一开始沈府门可罗雀,沈老爷子便立即换了方法,开始到处散发银两,只求能将消息更大范围的传出去。
在沈老爷子广发银两的善举下,终于找到了新的证人;沈老爷子第一时间带着证人来找洛思铭,随后洛思铭又命人调查一些事,待整件事情捋清后,便开始传唤人,升堂。
由于还有一位传唤人未到,所以迟迟未开堂,前来围观的百姓们对此议论纷纷;而在一片嘈杂声中,人终于出现了,
“小民王文才参见大人,因家父身体不适,所以来迟了,还请大人恕罪。”
“本官知晓你家中有难事,只是今日案件,需要你跟诸位一起帮本官解答,所以才特意将你请来。”
“小民定知无不言。”
“好,那就开始吧。”
“是,大人。”
待第一轮陈述后,洛思铭询问王文才,
“案发那日,听闻你也曾到过案发现场,可有此事?”
“确有此事,那日小民带家父外出游玩,回来时,恰好经过案发地点。”
“那你可曾见过死者?”
“有过一面之缘;他当时喝着酒,再加上迎面走来的,只有他一人,所以就记得清楚些。”
“那他可有说些什么?”
“小民并未与他搭话,他当时那副模样,怕他会惊扰了家父,所以就直接离开了。”
“你们直接回了家?不曾再外出?”
“是,大人。”
“令尊患的乃是消渴病,不知平时都是怎么诊治的?”
“就是服用一些药物。”
“据本官所知,针灸之法或许有效,不知王公子有没有给令尊试过?”
“这是自然,只是每每都要请旁人,家父觉得麻烦,便不让小民再请人针灸了。”
“那王公子可懂针灸之法?”
“小民自是不懂。”
“好,本官已知晓;还有一位证人有话要说,将他带上来吧。”
“是,大人。”
待证人上堂后,
“王公子,你可识得此人?”
“小民不知。”
【证人甲的问询】
“堂下何人?”
“小民陈皮祥。”
“你可认得王公子?”
“小民认得。”
“详细说来。”
“是,大人。案发当日,小民到处采摘野果,挖野菜,看时间差不多了,便开始回家;走着走着就看到前面有两个人,其中一人就是王公子。”
“你在他们身后,是如何看清的?”
“小民采摘时,他们二人曾从小民身边经过;因小民那日未曾遇见过人,所以对他们的到来,就格外关注了些。”
“接着说。”
“小民觉得有缘,便想上前打声招呼,谁知心急之下,被绊住了,篓子内的东西也掉了出来;这都是小民辛辛苦苦挖来的,不舍得丢掉一点点,所以就多花费了点时间;等我再抬头看时,他们已经不见了踪影。”
陈皮祥接着说,
“小民背起篓子继续往前赶路,没碰到他们二人,却碰上了死者;他当时手里拿着酒,脸上还有淤青,嘴里嘟嘟囔囔的。”
“他说了什么?”
“是你,就是你,我要去县衙告你;小民听后被他搞的有点糊涂,想着他应是醉酒胡言,便劝他回家;接着又听到他说,怎么?还想打我?小民跟他解释,但他什么都听不进去,就只好先离开了;离开时,看到他坐在地上嘀嘀咕咕的。”
“你什么时候离开的?”
“应是酉时。”
“接着说。”
“小民离开后,碰到王公子与他父亲在路旁坐着休息;小民原本是要想上前打招呼的,但王公子刻意回避,应是不想跟不相关的人接触;所以小民便直接离开了;大人,真的不关小民的事啊!”
“死者死于酉时三刻,而依目前的情况来看,你是最后一个见他的人。”
陈皮祥急忙解释道:
“大人,不是小民,是王公子!小民就是个爱管闲事的人,离开后,小民心有不安,约莫着能在城门关闭前赶回去,所以就决定返程去看看死者有没有回家;结果先是看到王公子的父亲独自一人在路边闭目休息,就在小民很是纳闷时,看到王公子跟死者在一块,王公子嘴里还说着什么,当时小民觉得他们相识,便放心的离开了。”
“这次是什么时辰离开的?”
“酉时二刻。”
“句句属实?”
“小民绝不敢有半句虚言!”
【证人甲问询结束】
洛思铭看向王文才,
“王公子,对于他刚才的陈述,你有什么要说的吗?”
“小民的确是又跟死者见了一面,但也是为了劝他回家,毕竟醉酒在外不安全。”
“那本官问你话时,你为何没说起此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