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穿越 > 大唐:跟着李世民打天下 > 第367章 山东氏族的妥协

第367章 山东氏族的妥协

    河南道,一条宽大山脉再往东,便是距离封禅之地不远了,从这里远眺而去,能看到就在不远处,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出现在人们眼中,这便是天下第一山,泰山。
    他们刚才所经过的那条宽大山脉就是崤山,经崤山、过函谷关,以东便是到达了山东地界,而他们这次的目的地泰山,便在山东境内。
    山东是孔夫子的家乡,也是天下读书人最为聚集之地,在这里,读书人尊孔孟之道,以儒家学说相较长短,而皇权,在这片土地上的影响力则是降到了最低。
    而就儒家学说而言,盘踞在这片土地上的那几大家族始终控制着最顶层的学问,普通的百姓哪怕是望其项背,甚至都难以做到。
    也正是因为如此,经过一代代的繁衍,一代代的传递,在这片土地之上,最终就形成了如今的几大家族。
    这也就是如今人们常说的山东氏族的由来。
    随着时间的流逝,在这些氏族中所诞生的一个个高官、一位位宰相越来越多,同时也将他们这些氏族的影响力迅速扩大。
    逐渐出现了一个家族中仅仅就是宰相加在一起,都出现了十几位、乃至数十位之多。
    哪怕是直到后来,在那接连动乱的年代,他们这些氏族的势力也是没有收到丝毫的影响,甚至还逐渐的凌驾于了国家之上,出现了哪怕改朝换代,他们这些家族依然屹立不倒的现象。
    不过如今这般现象却是出现了一丝的变化,随着唐朝的越发强盛,皇权自然而然的重新凌驾于他们这些氏族之上,并且对他们的压迫感还在不断增强。
    最主要的是,在如今的朝堂之上,隐隐约约有好几股势力还在不断的针对他们这些氏族,导致他们的影响力在不断减小。
    就像如今,尽管也是有他们氏族之人在朝为官,但却无一例外,皆是官职不高,也不是什么关键位置,在朝堂之上几乎没任何影响力。
    正因如此,如今的这些世家大族们也是感受到了危机,一个个的再不如唐朝刚建立时那般的趾高气扬。
    就像如今,在得知皇帝陛下要举行泰山封禅,这些山东的氏族皆是将自身的姿态给放低,在朝廷队伍还没有进入山东境内时,他们这些世家大族之人便就在此恭候了。
    远远的,一支浩大队伍终是出现在他们这些氏族之人视线中,遮天蔽日,威武、雄壮的军队让人望而生畏,甚至哪怕还相隔极远,他们有些人的双腿就止不住的颤抖起来。
    近乎就这么几个呼吸间的时间,他们这些氏族之人内心中便更加确定了之前的决定,那就是不与如今的唐朝作对,对朝堂上那些位高权重的官员,也尽量的给予其尊重。
    经历过无数朝代的他们知道,一个朝代绝不可能一直都这般强大,也绝不可能一直都有如此明君,一旦等唐朝开始衰弱,内部开始腐败,他们这些人的机会便来了,便又可以重新立于朝堂之上、立于皇权之上。
    ......
    “山东氏族率全体族人拜见陛下,愿陛下福寿安康,愿我唐朝千秋万代、永垂不朽。”
    随着这道声音的传出,那已经在原地等候多时的山东氏族们皆是齐齐的行着大礼,而在他们前方,前往泰山封禅的部队正好抵达。
    “众卿平身。”李世民悠悠的开口,眼神扫过前方众人,“诸位既然在此等候多时,那就随朕一起前往泰山吧,如何?”
    “多谢陛下。”氏族领头之人说道,但其言语间却是看不出任何的喜怒哀乐。
    一旁,王权宁还在这群人中间看到了数道熟悉身影,其中就有之前与他有过交集的,崔家的那两位公子。
    只见在他们这些氏族的整个队伍之中,站在最前面的只有寥寥数人,而且看上去年纪都颇大,想来这几人就应该是这些家族中的当家人了,而紧随他们其后的,却是一道异常年轻的身影,正是崔家那位大公子。
    哪怕是在不认识的人看来,恐怕视线都会在这位崔家大公子的身上多停留几眼,实在是他这道身影与周围的人相比,显得过于年轻了一点,也显得过于突出了一点。
    但就是这般的站位,不仅在崔家内部没有任何的异议,哪怕是此刻在整个山东氏族之间,也无一人有任何的不满。
    想来这位崔家大公子在崔家内部已经完全稳定了自己继承人的地位,如今恐怕是无人能与之抗衡。
    抛开整个崔家的影响力不说,崔家大公子其本身,也一定是有着相当实力的,俨然间已成为了整个山东氏族下一代的第一人。
    视线扫视而去,崔家大公子之后,便紧跟着数道白发身影,这应该也是各大家族中掌握着极大权力之人。
    而在这些人之后,又是两道引人注目的身影出现,甚至这二人在注意到王权宁的目光过来之时,还报以点头微笑。
    这二人正是之前在长安还拜访过王权宁的范阳卢氏姐弟两,卢姑娘以及那名叫做卢飞宇的小朋友。
    对于这二人,尽管他们身为高门氏族之人,但王权宁对他们的印象还是不错,
    特别是对于这位卢姑娘,其不依靠家中势力,独自一人就在江南地区做出了那般成绩,让江南四阁在整个江南道地区,甚至是整个大唐都颇有名气,这般成就,哪怕是王权宁也不得不佩服。
    也正是因为其本身异常有实力的原因,在归族之后,其在族内的地位直线上升,再加上其弟弟卢飞宇天生聪慧,很快便被确立为了下一任族长的继承人。
    没过多久,姐弟二人在族内的影响力就已经仅次于了族长。
    说起来,他们这姐弟二人在整个山东氏族心中也是颇具传奇色彩,引得好一批年轻人竞相追随,甚至隐隐有动摇那崔家大公子年轻第一人之位。
    王权宁的视线继续扫视,却是再没有发现任何熟悉身影,直到整个氏族队伍的最后,那位崔家二公子终是出现。
    想来,经过争夺继承人这一系列失败后,他在如今崔家中的生活也变得十分凄惨,当年长安四公子时的意气风发早已是不复存在。
    大军继续前进,而整个山东氏族们也是紧跟着文武百官身后,一同前往。
    近距离感受周围的这些钢铁士兵,却又是另外的一番景象。
    远处感受更多的是大军的气势,是他们那如天威般的威压,此刻他们身处近处,所看到的却是纪律严明,将士们训练有素,动作极为的整齐划一。
    数万道身披盔甲、手持长矛的士兵,其行动还是这般的整齐,几乎每一个动作之下都能带给人心灵的震撼。
    一远一近的两种军队展示,所带着这些盘踞一方的山东氏族间的震撼、畏惧,可以说是无以复加,他们此刻也算是明白了,大唐的这位皇帝所要的并不是他们这些人去参加大典,而是要向他们展示大唐的军威。
    很明显,这位皇帝陛下的目的达到了。
    此情此景,恐怕早已经深入到了每个氏族之人的内心深处,哪怕是终生都难以忘却,将成为他们心中一道最大的枷锁。
    次日,一连串巍峨山峰出现在队伍身前,这里便是泰山了,而那其中最高的一座山峰,好似直插入云霄,将天地相连,这就是泰山的主峰。
    在整个泰山脚下,早已是站满了各色人群,他们形态各异、身上所穿戴的服饰也不尽相同,这些人皆是唐朝周围各国的使臣。
    他们听说唐朝皇帝将要举行泰山封禅大典,因此特意派了专人前来祝贺,或是表达自己的忠心,或是提前向唐朝示好。
    当然,除了这些人,更多的还是唐朝的官员、士兵。
    整个泰山在这段时间可谓是异常的热闹,简直就好似像过年了一般,每天都有无数的工人、士兵上上下下、来来往往。
    而当地的官员对这里也是异常的关注,尽管之前的泰山就很有名气,素有天下第一山之称,但由于其地势偏僻,所来的人并不多,最多也就是一些文人墨客驻足。
    不过自从皇帝颁布泰山封禅的诏令之后,这个位置就直接变成了官员们的常驻之地。
    当地的县令、刺史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过来查看一下工程的进度,对那些干活的百姓们也是一顿的激励,说这里的一切到时候皇帝陛下都是要看的,是关系到整个大唐江上的,也是关系到他们这些人能不能继续过上这般好日子的。
    在这番言语刺激之下,这些干活的百姓们顿时就干的更加起劲,也更加的仔细了,简直就像把他当成了自己家东西般对待。
    当然,官府也并没有亏待这些干活的百姓,他们每干一天都是可以领到相应工钱,而且伙食也是官府负责,可以说与直接征发徭役截然不同。
    这等情况之下,百姓们可以说是干的津津有味。
    至于周围的那些士兵们,他们也是警惕谨守着自己的岗位,监视着周围的一切风吹草动。
    泰山主峰山脚之下,群臣百官所站立的最中心处,新建了一处圆形祭坛,面积庞大,气势古典,其上用五种颜色的土壤装饰,看上去异常的神圣,号曰封祀坛。
    整个泰山山脉,除了最为雄壮的主峰之外,还有另外两座山峰同样高耸。
    而在这两座山峰之顶,同样也都修建了广五丈,高九尺的巍峨祭坛,用以告慰上天,分别为登封坛、降禅坛。
    三坛特意设立,以向上天说明当今皇帝陛下的圣德和功绩。
    光就这三坐坛的建立,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,其实这些东西与修筑一座宫殿相比,所需要的材料都是都是小巫见大巫,但难就难在地形了。
    这三坐坛之中,除了封祀坛外,另外两坛皆是处于山顶之上,寻常人哪怕若是只爬到山顶,都极为困难,轻则体力不支,重则头晕脑胀,那就更不要说还要将修筑祭坛的材料运上去了。
    这些种种,也是为何准备大典需要花费这么长时间的原因。
    待整个部队行至泰山脚下时,新行休整一日,以养精蓄锐,化解这一路上的舟车劳顿。
    翌日,众文武百官、宗室大臣以及周边国家的来使,皆是聚集于泰山山脚,主峰之下。
    文武大臣立于两旁,皇帝李世民站在封祀坛上,威严庄重,随着皇太子李承乾的一声令下,整个封禅仪式正式开始。
    现场庄严的礼乐之声齐鸣,皇帝李世民手持圣旨,口中一句接着一句的祷告。
    “跪。”
    皇太子一声之下,文武百官皆是跪立,面朝祭坛方向,恭敬的行三跪九叩大礼。
    “起。”
    一阵躁动,文武百官皆是站起身子,而站在祭坛之上的皇帝李世民,则是将手中的圣旨一挥,直接扔进身前的大鼎之中。
    烈火熊熊,转瞬间便将这道圣旨给焚烧的一干二净,见到这般,李世民、乃至周围的文武百官都是嘴角微笑,面露喜色。
    这就代表着上天收到他们的祷告了,知晓了他们的意愿。
    在不远处,王权宁看到这一幕,双眼之中却是平静异常,对于这些牛鬼蛇神的玄说,王权宁肯定是不相信的,但却也不好说些什么,更不能站出来反对。
    这种祭天的大事,别说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王爷了,哪怕就是皇帝反对,恐怕都会直接触犯众怒。
    正因如此,有时候沉默,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。
    泰山主峰下,封祀坛之上,经过了这些礼节之后,在此处的祭祀就算是全部完成了,太子李承乾留下来处理一些收尾的事,而皇帝李世民则去会面各国来使。
    翌日,皇帝李世民以及文武百官一众则前往泰山主峰左边的一座高峰,也就是登封坛的所在地。
    在这里,整个祭天的流程几乎与前一天的完全一样,只不过就是最后的那方大鼎没有了,换成了一方只有半人高的小鼎,体现其主次有别。
    种种物件、种种行为,无一不在标志着其礼仪传统。
新书推荐: 这只小草神是俺拾的嘞 快穿:社恐宿主她不干了 开局躲神避魔,原来我是大佬啊 逍遥尘世子 这是僵约,你是认真的吗? 致我未曾谋面的青春 破天战尊 消失的天堂?游戏开始! 皇帝宠臣?不,我一身反骨! 扶桑剑心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