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穿越 > 隋唐天字七书 > 第312章 名重当世历万代,欲得后来已惘然

第312章 名重当世历万代,欲得后来已惘然

    征伐辽东,铩羽而归。

    李世民需要正式开始思考和布局,后贞观时代的国家大事。

    他再一次体悟贞观之风,进谏纳谏的繁华似锦,辉煌灿烂的大唐盛世,他也开始拨乱反正。

    否定自己,再超越自己。

    李世民下了一道诏令,让魏征的妻子和儿子,从长安动身,觐见自己。

    已经有很久,他没有这种发自内心的渴望了,这种永不满足,求贤求知若渴的状态,已很久不曾出现过了。

    征辽之后,李世民和魏征和解。

    或者,魏征并非鸥鹭忘机,而是心怀机心,但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

    用其长,容其短,不正是自己这一路走来,标榜的执政风格吗?

    李世民除了亲自在回归的路上召见魏征的妻子,以示对贞观一朝风采的怀念外,他还下令,让人重新将魏征墓前,那块自己下令推倒的墓碑,再一次树立起来。

    那是李世民亲自书写,亲自制作的碑文。

    那曾经代表了一个时代,也代表了一种永远不应该逝去的风格。

    即使已逝,即使只剩追忆,即使不能再复现,那也要成为一种标杆,永远屹立在魏征的墓前,也矗立在历史的书页之上。

    事实上,李世民后期之风,和贞观之初,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。

    除了对于进谏越来越难以心平气和地容忍和接受外,李世民自觉或不自觉地往天上地下,唯我独尊的方向,一路狂奔。

    贞观十八年,李世民一朝的风气,在魏征已逝之后,已和贞观之初大不相同。

    李世民曾经召集大臣们,虚心地向他们说:“夫人臣对帝王,多顺旨而不逆,甘言以取容。朕今发问,欲闻己过,卿等须言朕愆失。”

    但李世民得到了一个或者可以称为喜,同时又可以称为忧的回答。

    长孙无忌,李世绩等大臣都异口同声地说:“陛下圣化致太平,臣等不见其失。”

    人谁无过,人谁无失、

    但到这个时候,李世民最亲近的人,已经没有人愿意和他说说心里话,或者是犯颜直谏,忤逆龙鳞了。

    大臣们,已不是昔日的大臣,而李世民,或者也不再是贞观之初的李世民了。

    天子皇帝,苍天以下,唯此一人,久在其位,大概心理上都会发生一些或多或少不近人情之处,或是早已飘浮在空中,自认神圣了。

    但刘洎站了出来。

    或者,当时的大臣,也只有他愿意说几句可能惹火李世民的话了,但刘洎似乎也远比当年的魏征,他讲话更有艺术性和委婉度。

    他说的话,可能惹火李世民,但却绝对不会惹怒李世民。

    刘洎振振有辞地说:“陛下化高万古,诚如无忌等言。然顷上书人不称旨者,或面加穷诘,无不惭退,恐非奖进言者之路也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心中大动,发自内心地说:卿言是也,当为卿改之。”

    可见,到此之时,李世民已由“导人以谏”,至“悦人以谏”,再到“难于纳谏”,最后已到“抗拒进谏”的转变了。

    对于进谏的四段式,李世民一朝的大臣,和他一路走来,心中通透,完全能掌握李世民的心意。

    因而,到贞观十八年,李世民就基本上很难听到真心话,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了。

    李世民已经逐渐脱离实际,也可能不再实事求是了。

    而一旦脱离了根基,就只能进化为纯粹的政客,很难说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。

    李世民死于贞观二十三年,这或者是国家的幸运,也是李世民个人的幸运,如果他再活二十年,说不定,历史之上,会出现一个截然不同的李世民。

    天有阴阳,人也有两面,谁能例外?

    但存在即是合理。

    圣人无情,皇帝更无情,治理国家,或者根本就不需要小儿女的真情实感,而是需要站在一种更高的层次,更多的角度,去平衡支协调这世界各种关系。

    但皇帝的个人为政风格,始终还是要和大臣们协调,国家才可以稳步发展。

    李世民在某个时间段,展示出一种完全不同的作风。

    他久居帝位,本人又文武全才,慢慢地就养成了一种习惯。

    喜欢引古论今,和群臣强辩事非。

    刘洎献上了一篇宏文,洋洋洒洒反对了李世民这种,多才多艺反被所累的坏处。

    “陛下降恩旨,假慈颜,凝旒以听其言,虚襟以纳其说,犹恐群下未敢扬对;况动神机,纵天辩,饰词以折其理,引古以排其议,欲令凡庶何阶应答!”

    明确指出了李世民之失。

    李世民虚心纳谏,“今闻谠言,虚怀以改。”<div id='gc1' class='gcontent1'><script type='text/javascript'>try{ggauto();} catch(ex){}</script></div>

    或者,刘洎让李世民想起了魏征,他想给李治留下这个遗产,或者,刘洎也可以成为李治一朝,一柄刚正不阿的正义之剑。

    刘洎或者是,但有人不想让这把剑存在,刚而易折,白而易染。

    李治这个皇太子,是长孙无忌着力推举,他绝不容许自己的自留地里,出现一个不和谐的音符。

    是人就有弱点,刘洎当然一样也有。

    正如李世民曾经客观地评价刘洎说:“刘洎性最坚贞,有利益,然其意尚然诺,私于朋友。”

    可见,虽然李世民非常看重刘洎,用他为宰相,但对于他的弱点,未免有些担心。

    因为,贵为当朝宰辅,刘洎似乎还有是非对错之分,或者说他具有的私人的主观感情,可能压倒了政治的正确。

    刘洎是一个真实的人,但可能不是一个适合搞政治权谋的政客。

    这种性格,或者说是有追求的人,一旦碰上精于权术,善于阴谋的政治家,大概率是没有还手之力的。

    刘洎很快走到他人生的最高点,也是他最辉煌的时刻。

    但高处不胜寒,盛极而衰,却是大为可惜的事。

    贞观十八年,李世民征伐高句丽,皇太子李治于定州监国。

    李世民命令刘洎和马周辅佐李治,在分别之时,李世民殷殷嘱咐刘洎说:“我今远征,使卿翼辅太子,社稷安危之机,所寄尤重,卿宜深识我意。”

    刘洎以天下为己任,心中存有为李世民分忧之心,他心无挂碍,口无遮拦地说:“愿陛下无忧,大臣有愆失者,臣谨即行诛。”

    刘洎此言,权臣之意过重,大有天下之大,只要有利于社稷,就可以为所欲为。

    李世民久经政坛,老于政事,心中大有不爽,便直言点醒刘洎说:“君不密则失臣,臣不密则失身。卿性疏而太健,恐以此取败,深宜诫慎,以保终吉。”

    这是李世民对刘洎最后的劝告,也是期许。

    但该来的还是要来的。

    贞观十九年,李世民征伐辽东归来,在营州休整了一段时间。

    太子李治立即从定州飞奔北上,以迎接李世民的归来。

    贞观十九年,十月二十一。

    李世民展示出他一代王者和强者的风范,亲自率领三千铁骑,雄赳赳,气昂昂地进入临榆关,和李治相见。

    此次见面,和上次定州一别,已历六个多月,真是恍有隔世之感。

    李世民当日和李治分别之时,曾经有过一个约定,就是不见面,不易袍的豪言壮语。

    李世民曾经指着自己身上所穿的衣服,对李治说:“俟见汝,乃易此袍耳。”

    也许,当日在李世民心中,早就做好了速战速决的打算。

    在辽东时,即使在大热天,汗流浃背之时,他也不曾脱下过此袍,到秋天时分,外袍早就经风吹日晒,破弊不堪了,左右大臣,也请求更换此袍,却被李世民拒绝。

    “军士衣多弊,吾独御新衣,可乎?”

    至十月份,地见到李治之后,李世民才兑现了当初的诺言,更换了新衣。

    但想来李世民当时心境,应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。

    此次征辽,虽然失败,但作为一代战略大家的李世民,在心中应该已经构思了下一步讨伐的方案。

    思路决定出路。

    高句丽必须从这个世界上被抹去。

    李世民高屋建瓴,对于军队和将士们在高句丽所得的私有财产,主要是合法抢钱抢粮抢女人时,占有的人口,李世民展示了难得的同情。

    这部分人口的总数,达到了惊人的一万四千人,本来他们已经注定终身为奴,子子孙孙也只能世代为奴。

    但李世民给了他们一个重新做人,成为自由人的机会。

    他让官府出钱,按照市场价值为每个人估价,给予他们的主人,同等的钱财和布帛。

    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恩典,重获新生的高句丽人欢欣鼓舞。

    当李世民车驾达到幽州时,高句丽之民,齐聚幽州,拜舞呼号,宛转投地,歌功颂德,尘埃涨天。

    兴,百姓苦;亡,百姓苦。

    十一月二十二,在李治的陪同下,李世民抵达定州。

    然后,李世民取道河东道的并州(太原),那是李唐的龙兴之地,也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。

    但人是铁,总会生锈,李世民终于老了,他生病了。

    十二月初七,他的痈病发作,只能乘坐步辇而行,这本身是一个小病,经过太医精心的治疗和修养,十天之后,就已经痊愈了。

    小小之病,不过是虚惊一场。

    但这个小病,却要了一个大臣的命。
新书推荐: 这只小草神是俺拾的嘞 快穿:社恐宿主她不干了 开局躲神避魔,原来我是大佬啊 逍遥尘世子 这是僵约,你是认真的吗? 致我未曾谋面的青春 破天战尊 消失的天堂?游戏开始! 皇帝宠臣?不,我一身反骨! 扶桑剑心图